凝聚十米车厢内的正能量

发布时间:

2013-05-02 00:00

访问量:

前一段时间,在巴士集团公交车上连续发生司机、乘务员被殴打的事件,引起行业和公交员工的普遍关注,市交委主任黄敏还专程看望了受伤司机。

事发当天下午5点半,34路司机谭师傅开车到皇岗中学站,一位挑着担子的男子从后门上车,没有投币,在司机反复提醒下,该男子投币1元。由于票价是2元,司机请他再投1元,他不肯。在司机的解释和其他乘客的劝说下,该男子才又补投了1元。车辆途经多个站点后,在斑马线等候信号灯时,该男子突然大叫要下车,并用扁担不停地跺着地板。司机向他解释:在机动道中间下客是违章的,对乘客也不安全,可稍等片刻到站再下车。该男子坚持要下车,指着司机大骂,见司机不肯开门,操起扁担向司机打去,司机被动地用手遮挡,但头部仍被击中多次。整个过程中,司机始终没有还手,由于担心挥舞的扁担可能伤及前排的老人和小孩,只好开门让其下车。司机忍着头部剧痛报警之后,住院治疗。事隔不久,在104路也发生妇女殴打乘务员致其脑震荡的事件。

为此,市交委主任黄敏在慰问巴士集团员工时,专门看望了受伤的34路司机谭师傅。工作人员介绍了谭师傅面对无理乘客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事迹,黄敏主任深受感动,向谭师傅表达亲切的问候,并对谭师傅说:“能够做到这样,真是了不起,让你受委屈了。最近,我们提出一个全新理念:尊爱乘客、关爱司机,我们要营造乘客与司机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氛围,共同促进深圳公交的和谐发展。”

暴力事件,给司乘人员留下了痛苦,也给我们留下心灵的反思。在这起事件中,有三个细节值得关注。第一个细节:面对辱骂,司机坚持不在机动道下客。也许有人会说,你打开车门就完事了,哪会有后面这些麻烦。殊不知司机的行为,是遵章守法的规范操作,是保护乘客安全明智之举——在机动道中间开门下客,乘客容易被后面驶来的机动车撞倒。第二个细节:面对殴打,司机始终不还手。司机谭师傅正值壮年,按照常人的思维,遭受无理殴打和伤害时进行正当防卫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合理合法的。打不还手的原因,在于他是一名公交车司机,肩负着社会责任,承担着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所以宁肯承受着常人忍受不了的委屈。第三个细节:面对殴打,他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自己,而是担心车内挥舞的扁担会伤及前排的老人和孩子。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他最起码可以在其他乘客的配合下,将凶徒扭送派出所,请求法律给一个公平的处理。司机虽然被打,但思维却是清晰的:不开门,就有可能伤及无辜的老人和孩子;开门,凶徒走脱,他很难讨回公平和正义。而谭师傅的最终选择却是委屈自己保护乘客。

值得欣慰的是,谭师傅得到了市交委、公司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说:“这么多领导先后来看望我,还送来慰问金,让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我会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朴实淳厚的谭师傅是巴士集团员工平凡而善良的代表。在他心中,做好公交司机的本职工作,服务好广大市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什么样的精神给予他动力?是他作为公交司机的一份责任,是他发自内心的对于善良、对于优质服务的坚持。

公交员工是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他们用辛劳汗水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迫切需要社会的关怀与尊重。也许个别道德低下的现象会刺痛我们内心,但我们坚信,会有更多人用行动证明人性的闪光。我们热切盼望,通过社会的互动和巴士集团全体员工的努力,让公交车厢充满宽容与尊重,充满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