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集团总经理王慧农做客“民心桥”畅谈公交微循环
发布时间:
2016-12-09 00:00
访问量:
12月8日上午,巴士集团总经理王慧农参加由市直机关工委和深圳广电集团联合主办的第607期先锋“FM 898民心桥”节目,向市民介绍巴士集团创新举措“公交微循环”功能定位与特点,就“智慧、品质、低碳的微生活”与市民热线交流。
公交微循环满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
研究表明,步行的舒适距离限于500米之内。由于历史原因,地铁站、公交站等设点距离家门口仍有1—2公里的距离,受乘坐电单车不安全、选择出租车不划算等因素制约,入户前“最后一公里”存在服务盲区,使得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民效果大打折扣。王总介绍,为配合政府的“禁摩限电”行动,巴士集团按照要求积极推进屋村巴士、社区巴士,努力加大“最后一公里”交通建设力度,满足市民不同层次出行需求。为解决市民的短距离出行,巴士集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公共交通服务模式,打造社区层面的智慧、品质、低碳微循环公共交通体系。
公交微循环满足力促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
随着深圳轨道三期并网运营,以“地铁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结构已经形成。在微观层面,既有的公交服务能力与片区服务需求不匹配。在面对地铁成网的冲击时,“快、干、支”三层次公交网络中的长距离、跨区域公交出行受冲击明显,对于支线及微循环线路而言,由于短、小的营运特点,却呈现出较强的活力。微循环线路作为第三级线网的延伸,能够深入快线、干线不能覆盖的区域,延伸快线、干线公交服务。微循环线路力促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打造“1公里步行、3公里自行车、5公里公交、长距离轨道为主”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公交主业和新能源、智能化的“一体两翼”
集团以满足乘客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勇于承担国企责任,做强做优做大公交企业。提出以打造世界一流的公交产业集团为目标,按照公交主业和新能源、智能化“一体两翼”的设想,以“主业精进,主辅联动,适度多元,持续创新”为战略方针,前瞻性提出了“1+4”的发展战略,即做精做强公交主业的同时,围绕新能源产业、智能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和产融结合进行关联产业延伸。王总表示,集团全力推广新能源车辆,到明年上半年将实现公交全面电动化。
王慧农总经理在与主持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还通过节目热线电话与听众冯女士、吴女士进行在线沟通,对他们提出的微循环巴士的线路规划合理性进行探讨。节目结束后,王慧农总经理接受深圳卫视《深视新闻》、《第一现场》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