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低碳先锋 践行绿色环保
发布时间:
2010-08-23 10:28
访问量:
8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雷书华成为巴士集团一名驾驶员。企业的强大与稳定,成为雷书华最终停泊的港湾。雷书华安心并且加倍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努力在工作技能和个人素养上不断提升,实现了安全行驶29万公里无违章、无事故、无投诉,营收227万余元的成绩。
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环保、舒适”的城市公交服务,是责任,更是使命。在雷书华的记忆里,清晰地留下令人难忘的一幕。2005年酷暑难耐的一天,雷书华正在“布吉农批市场”站点上下客,突然,前面的一辆大货车起步,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车尾排出了浓浓的呛人黑烟,一下子涌进了雷书华的车厢,乘客们个个捏鼻掩嘴,咳个不停,雷书华的视线完全被遮挡,足足等了1分钟才能继续行驶。“哇噻!这样硝烟弥漫的车,就好像带着我们上战场啊!”一个乘客这样调侃道。
乘客的这句话引起了雷书华对尾气的高度关注。雷书华在新闻报道中得知:现在车辆的尾气排放已占大气污染的85%左右,每1000辆车每天就排放300公斤一氧化碳、100至200公斤碳氢化合物,我国每年汽车尾气造成损失就高达60亿元!尾气的危害不但造成地球气候的异常,而且会极大地损害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各种疾病。著名的呼吸道专家钟南山,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惊世警语:“广州50岁的人肺都是黑的!”我们深圳也是个汽车密集的城市,汽车尾气也在严重的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雷书华想作为公交人的她,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确保行车安全上,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在提倡低碳生活的长远举措中,用实际行动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职责与使命!从那一刻起,雷书华就用公交人最实际与直接的方式,加入到节油减排的环保行动中来。
雷书华在学习中实践、进步。规范操作、中速行驶不仅能够保证行车安全,还是保证节油节材的基石。俗话说:“一脚刹车二两油”,一脚油门1.5元钱在瞬间就没有了,节油节材靠的就是“不要大脚”,不要大脚踩刹车、不要大脚踩油门。
真正爱车,就要懂得车辆机械的基本常识。“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当雷书华检查车辆时,就会想起已经回到家乡的岳小海老师傅,这位每天背着工具包开车的老师傅,用他质朴的言行引导她走向节油、节材的路。雷书华第一天分到线路时,正好看见他从包里拿出扳手紧着车辆的半轴螺丝,他驾驶的车辆从来没有出现过抢修的现象,是车队营运最正常、节油节材最高的车。在他即将离开的时候,有人问他在公交8年挣了多少钱时,他笑呵呵指着身上的工具包说:“哈哈!就是这个装不完钱的‘魔术包’啊,已经让我成为先富起来的人了。”岳师傅的话让雷书华懂得:只有用心爱车,才可以更好的驾驶车辆。
车辆机械技术的“难”,就在于对车辆故障判断的延误和错误。在18路时,雷书华接手一台沈飞A型手波车,它是出了名的“油老虎”,耗油、耗材、动力不足,为了降低油材耗损,车队研究决定更换波箱。波箱更换之后出现了极大的“排异”现象,离合发硬、挂挡困难、稍不留意离合片就烧了,经过多次检修都无法查出毛病。后来,厂家一位技术员发现了安装压盘压爪尺寸过长,它的标准尺寸应该在4.5至5毫米之间,就因为这毫米的尺寸,使用起来却差之千里!这件事给了雷书华很深的启发,车辆一个部件如此微小的变化,导致材料的耗损竟有如此大的差异。这辆车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操控性非常好,而且每个月的油材损耗都大大降低。
在车辆进行小修或者保养时,雷书华常常与修理工一起钻地沟,在给他们递工具时,虚心请教机械的原理、功效及故障前期的征兆等问题。一次由于不小心,左手臂被发动机烫起了亮晶晶的一串水泡,回到家里还被老公心疼地责备了一番。当时雷书华下定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把节油减排的经验总结出来,那样才对得起家人和同事的支持和理解。
心态也是节油减排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每天在繁忙而紧张的工作中,要面对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心态的乘客,路上又有形形色色的众多交通参与者。每天雷书华们都要主动和被动的与他们接触,他们的言行和喜怒哀乐,也在间接地影响着雷书华们,有些甚至影响到雷书华们的正常工作。此时,心态平和就十分重要,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够把握轻重缓急,才能够保持从容镇定。
节油减排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日积月累,成绩突显。一个人节油只是杯水车薪,只有大家都共同参与并切实行动,节油才会逐渐成效。记得盛夏的一天,骄阳似火。雷书华驾车到火车站西广场,前面还有三台车待发。由于场站小,司机等待发车时没地方坐,只好在各自的车上等候,有的司机怕热开着空调等发车。雷书华打开前后门通风,车厢还是像火炉一样,满身大汗像水一样流淌,雷书华拿着卡不停扇风。一位驾驶员见雷书华满头大汗,就说:“这么热都不开空调,这车是你家的呀?这么节约!”雷书华说:“正因为不是雷书华家的才节约呢!还有20分钟才发车,发动机不停运转,不但耗油,又加速机件磨损,还是让它歇歇吧!”他听了雷书华的话有点不好意思,就说:“我也去把火熄了吧。”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很多驾驶员都有强烈的节油意识。比如,在修车回场或空驶里程时,为了节约燃油,他们宁愿委屈自己也不开空调。如果每个驾驶员都像他们一样,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做起,巴士集团四千多台车,如果每台车每天节约5升油,一天下来就能节约2万多升油,这能够节约多少成本、减少多少尾气排放啊!
除了以上的一些节油心得外,雷书华还总结了“一二三六”节油法。就是“一心、二辩、三查、六要”,一心,就是提高责任心,树立节油意识。二辨,就是辨别线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辨别道路动态,做到有预见性。三查,就是做好车辆维修保养与检查;落实车辆“三检”,做好日常检查;查车辆油耗报表,掌握油耗规律。六要,就是车辆技术要掌握、刹车尽量要避免、怠速无功要少用、车行下坡要进档、使用空调要科学、轮胎气压要标准。
8年来,在这十米车厢,雷书华得到了奉献的成就感、生活的充实感、职业的自豪感,雷书华热爱她的本职工作。每天当她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乘客,望着他们对她投来满意的笑容时,雷书华的疲劳就消失了。雷书华觉得她只不过是做好了她的本职工作,但社会、公司与乘客却给予雷书华充分的肯定,2008年,雷书华荣获了深圳市十大“市民环保奖”。
节油减排,功在平时,贵在坚持。节油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细节,做到“慢起步、柔进档、中速行、缓进站”,还要科学使用空调、有预见性地避免急刹车。8年来,雷书华为公司节约材料近18000元,节约燃油7千余升,相当于减少尾气排放约8.5吨。
节能减排是每个市民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雷书华们不仅要在工作岗位上注重节能降耗,在家庭和社会上也要扮演好节能降耗的好公民角色。生活中,雷书华做到了“六个少”:少耗一度电、少用一滴水、少用一张纸、少用一升油、少用一次性用品、少占一分地。她还教育8岁的女儿,带动同学参与环保,将家里的废旧电池交到统一回收站等。
每一位公民,应该极积关注我们的家园,支持环保、参与环保。雷书华呼吁广大驾驶员:树立牢固的节能意识,坚持从自身做起,从每一天做起,控制好每一脚刹车、每一脚油门,合理使用每一次喇叭,积极投身到节能减排这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来。大家携手,争当低碳先锋,践行绿色环保!